來源:央視新聞客戶端
新冠肺炎治愈后是否會有后遺癥?核酸檢測結果陰性,也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?2月22日,總臺央視新聞《戰(zhàn)“疫”公開課》**連線全國知名呼吸重癥專家、中央指導組專家、北京朝陽醫(yī)院副院長童朝暉,為大家?guī)頇嗤獯稹?/span>
1月18日童朝暉作為**批援助專家抵達武漢,重點指導和負責危重癥患者的臨床救治。采訪中,童朝暉也分享了自己的一線診療手記。
主持人:21日武漢市完成了全部存量核酸取樣的送檢,今后可以做到對四類核酸檢測人員日清日結。這意味著什么?對疫情防控能帶來什么幫助?
童朝暉:這意味著和以前相比,檢測能力在提高。作為臨床診斷的肺炎,特別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,及時完成核酸檢測,就能讓這些患者得到準確的診斷。診斷及時,收住院、治療、排除都會及時,也能給患者減輕一些思想負擔。
主持人:衛(wèi)健委發(fā)布第五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提到,核酸檢測結果陰性,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,這有什么意義,對整個疫情防控流程有什么影響?
童朝暉:任何一個檢查,包括核酸,盡管大家認為它非常重要,但也不能說顯示陰性就一定能排除感染。比如臨床診斷肺結核,病人發(fā)低燒,不想吃飯、消瘦、CT影像有改變,醫(yī)生從這些特點就可以診斷。實際上,結核檢查陽性百分比只有20%到30%,70%到80%的檢查結果顯示陰性,但這些不能排除結核。核酸檢測陰性并不是**確定的標準,要進行綜合判斷。
主持人:出院的標準是什么?
童朝暉:第六版指南提到,從臨床上看,患者體溫正常三天,沒有呼吸道癥狀,或者影像學有明顯吸收;從核酸檢測上看,兩次檢測結果為陰性,中間要隔一天,這是出院的標準。
主持人:武漢*新規(guī)定,出院患者應該到指定的場所統(tǒng)一實施為期14天的康復隔離觀察,對于患者來說,出院以后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項?
童朝暉:第六版指南要求患者出院后自行在家隔離,不要和其他人接觸,要注意休息、飲食,還要求定點醫(yī)院近期內與出院后的患者聯系,進行復診、了解情況、溝通、隨訪,等等?;颊叱鲈阂院篌w質比較弱,免疫功能沒有完全恢復,這時跟別人或外界接觸容易引發(fā)其他疾病。
武漢的新舉措是對患者很好的管理,如果能做到集中隔離,能對患者病情的密切變化進行很好的監(jiān)測、有專業(yè)人士的指導和集中管理,肯定比自己在家里要好得多。
主持人:成都一位出院患者復查時檢出了核酸陽性,從而引起一些擔憂,該如何理解這個案例?
童朝暉:實際上,這個情況不只在成都發(fā)現了,在其他地方也發(fā)現了,武漢也有這種情況。我們要正確看待這個事情,首先,這種情況是少數;其次,出現這種情況,不是說患者復發(fā)了。一方面,它與試劑測定有關系,包括試劑的穩(wěn)定性、采樣、實驗室質控,我們需要從客觀方面考慮這些問題。
還有一些要具體分析的情況是,一些重癥患者治療時間比較長,特別是一些患者使用激素治療的時間比較長,激素使用時間長了,病毒的清除出現延遲,病毒清除速度比一般人慢,所以核酸檢測有一些不穩(wěn)定,這種少數病例應該特殊處理。
主持人:前期檢測結果呈陰性,后來又顯示出了陽性,這是一種留存的概念嗎?
童朝暉:不是。在正常情況下,兩次檢測結果呈陰性,如果患者的病毒清除正常,可能以后再檢測就不會呈陽性了,這是大多數情況。但一些重癥病例會出現反復的情況,例如,前兩次檢測結果是陰性,但未必是真陰性,可能是由于各種技術原因導致了結果呈陰性。第三次再測是陽性,一方面是因為試劑的穩(wěn)定性、采樣的問題所導致的,包括一些特殊病人在治療過程中使用了激素或者激素劑量比較大,導致病毒從體內清除的時間比別人長,所以說在檢測時也可能是陽性。
主持人:愈后患者會不會在治療過程中導致一些后遺癥,需要去預防或者去解決?
童朝暉:應該說從目前出院的患者來看,沒有明顯的后遺癥。很多患者可能會擔心肺部纖維化和心肌損害能不能恢復。
我們曾經隨訪過很多SARS患者,一般來講肺部CT纖維化、肺功能的改變,*終都能恢復,但是重癥病人時間可能長一點。
再就是心臟問題,因為冠狀病毒對心肌也有損害,所以也要定期檢查心臟,復查相應的心肌酶、肌鈣蛋白、心臟超聲。
特別提醒新冠肺炎的患者出院以后,一定對心肺都要重點監(jiān)測,而且要時間長一點。這類患者特別是重癥患者心肺損害比較明顯,不要急于去做康復,還是以休息為主。
主持人:輕癥患者病情進展的節(jié)點怎么去把握?
童朝暉:對于輕癥患者,如果突然出現憋氣、呼吸困難,或者CT影像24小時到48小時內有明顯進展,或者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、呼吸頻率突然加快、淋巴細胞突然下降等變化,就意味著病情加重,我們就要進行積極干預。
主持人:說到治療,大家很關心藥物,您之前說過從SARS之后人類經歷了很多病毒,但是17年過去了,國內外都沒有針對這些病毒找到真正的抗病毒特效藥,現在咱們藥物的情況怎么樣?
童朝暉:大家知道當年SARS的時候,沒有發(fā)現針對它的很好的抗病毒藥。從SARS到現在17年了,這中間人類受到很多病毒的肆虐,比如禽流感、甲流、埃博拉、中東呼吸綜合征、H1N1等。科學家們和臨床專家都在試圖找一個特效藥,老百姓也希望有特效藥能夠一吃就好了。
實際上作為臨床來講,沒有一個特效藥能治某一種病,只是說我們發(fā)現某一個抗病毒藥,對某一個病毒效果比其他藥好一點,只是相對的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,但肯定不是特效藥。
另外我們在體外試驗發(fā)現,有些藥有很好的效果,但這些藥用在臨床上,跟體外試驗完全不是一回事,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這個問題。不要迷信某一個藥,迷信某一個體外試驗很好的藥,實際上它只在某一個方面有它的優(yōu)點而已。
主持人:*新消息稱鐘南山院士的團隊從尿液中分離出了新冠病毒,我們知道之前從糞便中檢測出核酸陽性,從尿液中檢出新冠病毒,對公眾來說有什么提示,能否在防護中做些什么?
童朝暉:過去重點在戴口罩防止呼吸道感染。從糞便或尿液中檢測出活病毒,大家要對排泄系統(tǒng)注意防護。
主持人:在如廁時沖水要蓋好馬桶蓋,有必要嗎?
童朝暉:我覺得還得進一步研究,看這種情況到底是多大的樣本,多大量。
主持人:有一些專家對新冠病毒有一個共識,說它的傳染性極強,救治難度比SARS大,但是病亡率低于SARS,這結論看起來有點矛盾,怎么去解讀?
童朝暉:這實際上不矛盾,有一句話叫輕的多,重的重。
新冠病毒毒力比SARS病毒要強,因為SARS只是攻擊病人的肺。新冠病毒不僅攻擊肺,還攻擊心臟和腎臟,因此它的攻擊力、破壞力要比SARS病毒強。
說病亡率比SARS輕,是因為算病亡率是按病亡人數除以發(fā)病的總數,要看分母。在全球SARS患者不到1萬,只有9600多,如果把9600多當分母,病亡人數當分子,它的病死率是10%左右?,F在新冠肺炎患者7萬多,它的病亡率在武漢市是4%左右,湖北地區(qū)是3%,非湖北地區(qū)更低,因此它的病亡率比SARS低。
主持人:天氣預報顯示下周武漢要升到20攝氏度,這樣氣溫的變化對于病毒的傳播會有什么影響?
童朝暉:從過去其他病毒生存?zhèn)鞑ヒ?guī)律來看,病毒特性是喜冷怕熱。像之前SARS病毒到了五六月份就沒了。新冠肺炎病毒在56攝氏度的高溫下30分鐘左右就會死亡,所以說它肯定是在寒冷的時候存活的時間長,氣溫高的時候,這個病毒就不易存活。
主持人:您對于當前的疫情和未來的趨勢作何判斷?
童朝暉:目前,我們有疾病控制中心的專家、有計算模型的專家,還有一線臨床大夫共同研判疫情。作為指導組專家,我們自己每天也在關注數據,我們也在分析是否能在3月15日之前控制住疫情,不再出現新的病人。但是預估那個時候病人還有很多,還需要繼續(xù)治療,特別是重癥、危重癥患者。
|